盈江美丽乡村筑起小康梦云南网

收获的果子供图作为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油松岭乡唯一的景颇族村寨,茶山易地搬迁点全村共有53户人,建档立卡户43户人。因地处高寒山区,交通不变,人均耕地面积少,发展底子薄,产业结构单一,人均耕地少,生活困难。为了改变贫困落后现状,油松岭乡按照“统规自建、提高标准、一步到位”的搬迁模式,高起点规划、高效能监管、高速度推进茶山搬迁点基础设施建设、民房建设等各项工作,打造出生态宜居的美丽“茶山寨”,实现景颇族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抓实基层党建,引领群众脱贫过去,村民受传统思想、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养殖业、种植业相对粗放,经济发展滞后。在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中,在江心坡茶山寨成立营庆村茶山党支部,现有17名党员,男13名女4名。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年轻人选为后备干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导群众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在党支部的带领下,采取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通过召开群众会议、上门宣传等形式持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宣传教育,把党的惠民政策讲清楚、讲明白,把脱贫攻坚政策“打包”送入每家每户,引导群众破除安贫、守贫观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思脱贫、抓脱贫、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农村种、养实用技术培训,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形成村里党员“讲话有人听、干事有人跟”的良好局面。抓实易地搬迁,挪穷窝促脱贫如何让“直过区”民族群众主动参与到易地扶贫搬迁、美丽村寨建设和农村发展之中,是实易地搬迁工作中的最大掣肘。在易地搬迁工作中,立足于整体推进、分类指导,人畜分离,对搬迁点道路建设、民房建设、人畜饮水、电力通讯、文化活动室、村容村貌美化等进行科学规划,解决了选址备地、规划编制等搬迁点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依托生态资源、民族文化,挖掘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资源,将原始古朴的建筑风格融入特色村寨建设项目,合理设计、统一建设,使村寨整体规划、民房建设、文化建设保留了景颇族传统建筑风貌。年,在乡村组多方共同努力下,搬至江心坡茶山,展现了江水、田园为一体的如画村庄。抓实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针对产业单一,产业支撑不足,贫困村民自我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把产业扶持聚焦到精准脱贫上,采取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组织种植、养殖培训,鼓励外出经商或打工等办法进行“补课”,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意愿。加强引导村民对老寨种植的茶叶、核桃、草果、甘蔗等传统产业管护力度,种植茶叶亩,核桃余亩,草果余亩,甘蔗余亩、百香果35亩、土豆40亩。同时,把景颇民俗文化、农耕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利用生态景观优势,积极发展休闲旅游等新型产业。通过致富带头人先行先试,全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全村种植、养殖产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逐步拓宽,群众经济收入从年人均收入元,年人均收入元,增加25%。建档立卡户43户人,全部实现脱贫。村党支部书记董昌英是搬迁得最早的一家,结合搬迁到坝区实际,抓生产的同时,做工程、跑运输等经营,一年的收入达20万元左右,成了茶山寨的致富带头人。“我们家人多耕地少,生活困难,搬迁到坝区后两儿子和儿媳妇4人都到福建打工,每人每月有元左右的收入,家里生活好多了,我们两老人就做好后勤保障,在家帮儿女们带好娃。”今年50多岁的董约努大爹说。抓实移风易俗,建设文明新风挂钩茶山易地搬迁点的县、乡着群众抓基础设施建设、抓产业发展等工作的同时,引导群众破陋习、除陋俗,实现新村寨、新民居与新风气、新生活的协调统一。成立茶山村民理事会,组织开展清六堆、建三园;选出妇女组,开展理三室、打扫村寨环境,清理沟道,绿化美化村庄。选出老年组管理人,传承景颇族文化,开展厨艺培训、推进家风家教。充分利用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三八节”等节庆活动,组织开展民族歌舞排练,与周边群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民族文体活动,以活动凝聚人心,激发动力,齐心协力,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实现脱贫。如今的茶山寨,村寨道路整洁、文化活动场所宽敞、具有景颇特色的新居、书写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墙,微菜园、微果园绿化村寨,群众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工作带来的实惠。云南网通讯员周德才早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