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青基会打出组合拳万名贫困青少年获

掌上春城讯年,2岁的“先心病”患儿张万磊结束漫漫求医路,从中国人民医院出院了;年,金平县80%的小学终于有了自己崭新的鼓号队,从此,鼓号声响彻校园;年,来自德宏州盈江县支那乡崩董村麻栗山的排木省领到了奖学金,她说,她又看到了希望的天空;年,83岁的爱心奶奶将她省吃俭用积攒的16万元积蓄捐给贫困学子,用于培养4名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希望之星”……在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云南青基会”)办公室里一本年的台历的最后一页上,记者见到了这样一行数字,足以见证这些温暖的“源头”。“云南青基会年筹款余万元,援建希望小学31所,援建希望小学升级配套项目个,培训乡村教师22期共人,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中小学生人,新增开设‘希望高中班’2个,救助家庭经济困难患病青少年名,援建共青团希望水窖口,培训乡村医生3期人,援建希望卫生室61个,援建‘希望卫生间’10个……”年,云南青基会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以下简称“团省委”)投身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下,将目光紧盯深度贫困地区和深度贫困人口,加大资源整合和政策倾斜力度,打出“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乡村振兴”的“组合拳”,从助教、助学、助医、助发展等多方面投身脱贫攻坚战,聚力攻克坚中之坚、贫中之贫。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源源不断地将党的温暖、国家的关怀和社会的关爱传递给云岭大地的青少年。教育扶贫斩断穷根全年援建希望小学31所,培训乡村教师名,万余名贫困学子因资助受益……“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云南青基会在团省委的领导下,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兼顾全省覆盖,依托项目优势,不断完善乡村基础教育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助力教育精准扶贫,形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拔除“穷根”。援建希望小学31所孩子们拿着篮球,正在向前浙江女篮队员王莹“讨教”。这堂别开生面的篮球课,让孩子们接触到先进的训练方法、专业的篮球技巧,体验到篮球运动带来的快乐。这是年4月新落成投入使用的腾冲市五合乡网易希望小学的新操场上发生的一个场景,也是3.0版的新时代希望小学的缩影。据悉,年,为了将“希望小学”的援建模式与我省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同步,云南青基会首次提出云南“希望小学”3.0版的援建模式,此举有效推动了云南“希望小学”援建从最初1.0版的“资助”模式到2.0版“资助+发展”模式,再到以配套附属设施建设为主的3.0版“资助+发展+标准化”的新模式。新的建校模式帮助我省有需求的乡村小学修建和完善厕所、浴室、操场、围墙及电脑教室等相关配套附属设施,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从而丰富“希望小学”援建内涵,让“希望小学”成为乡村学生安心学习、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真正实现“缺什么补什么”,按需求配置。据统计,年云南青基会累计援建希望小学31所,筹集资金达万元。“今后,3.0版的新时代希望小学只会越来越多,云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也将实现从‘有书可读’到‘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并不断有更多孩子在3.0版的新时代希望小学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快乐升级。”云南青基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22期活动培训乡村教师名有人说少数民族的血液里“流淌”着音乐的旋律,他们天生就能歌善舞。然而,在国家在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投入日渐加大的同时,这些学校配套设施的不足却渐渐凸显。在崭新的教学楼或者综合楼里,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内放置的仍然是使用了多年的器材用具,这些器材陈旧、破烂,有的甚至已经无法使用。学校也没有专门的音乐老师,包班制的教学模式让很多乡村教师在音乐课上只能用手机播放歌曲进行教学,甚至把音乐课改为了语文、数学课。上一节音乐课,成了很多贫困地区孩子的梦想……年,云南青基会广泛采取“请进来送教上门”“送出去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从综合教学、电脑、体育、食育和音乐等多方面为乡村教师提供集中培训,组织举行了诸如梅赛德斯——奔驰“乐动未来”希望工程快乐音乐教室音乐教师培训等22期培训活动,培训了乡村教师名。当校园里鼓号队的乐器,声声响起;当动听的歌声,跨越高山,响彻天际……孩子们的心声、希望终于化成雨后的彩虹,灿烂显现。多个项目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万余人“陌生人,谢谢你偷偷爱着我,我的大学生活因你而绚丽多彩。”今年上大二的“希望之星”李晓峰说,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项目让他的生活有了保障,让自己能够飞得更高、更远、更顽强。“我觉得我很幸福,因为有那么多爱心人士愿意帮助我。”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来自会泽县大桥中学的蓉蓉在云南希望工程“上海纯尔贸易”初中学生奖学金发放仪式说。“虽然是困境将我与中国青基会、云南青基会相连,但是,我很感激这样的相遇。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来自大理州剑川县云南农业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梁美洁表示。……据云南青基会给出的数据,年像这样与云南青基会不期而遇,接受资助的大、中、小学生共计人。年,云南青基会继续广泛争取社会各界爱心资源的支持,实施开展中小学生网络常规资助、各类中小学生专项奖助学金、云南希望工程“爱心圆梦大学”公益活动、“希望高中班”等学生资助公益项目。云南青基会还着眼于深度贫困地区,动员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实施教育精准脱贫,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投身脱贫攻坚。“青春暖冬行动”,让全省16个州(市)91个县(市、区)的名留守儿童得以温暖过冬、快乐过年;“爱心圆梦大学”项目实现了深度贫困地区怒江、迪庆两个“三区三州”、元阳县和镇雄县的罗坎、以古、黑树、赤水源四个乡镇二本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新生的全覆盖;“华萌班”“亮创希望班”“丽江百年职校”等项目继续在我省茁壮成长,更多的贫困学子受益,助力教育精准扶贫。“感谢希望工程让我认识李爷爷,给了我一个读书的机会。”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傣族姑娘罕素琴在接受《四十不惑》纪录片采访时说,从小到大学,因为有了希望工程,她变得更加勇敢,也更加坚强;因为有了希望工程,让她在走出校园时,能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没有慌张、没有失落地走向人生另一个阶段。这是罕素琴的心声,也是所有受助学子的心声,在他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都有一份对社会、对希望工程、对云南青基会的感恩和暖暖的爱。健康扶贫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人生病,一家致贫。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方面。在团省委的领导下,云南青基会结合自身优势在“先心病”救治、“希望卫生室”援建、乡村医生培训等方面展开健康扶贫工作。特别是在怒江州这样“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匮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足,农村居民防病意识差,是云南省健康扶贫最难啃的“硬骨头”。云南青基会加强资源倾斜力度,致力于当地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名家庭贫困“先心病”患者获得救治“肩挑着一个家,应该照顾着最亲近的人,而好几次最亲近的人都差点没了;积蓄的压力使得自己摇摇欲坠,陡入虚弥……把自己拉回真实是怀抱孩子时压住手腕的一份重量。”这是年仅两岁的“先心病”患儿张万磊的父亲需要面对的现实。“他是我最爱的儿子啊,作为父亲,这份责任我必须担待到底。相信在上海医药、中国人民医院和云南青基会的帮助下,万磊会健康成长。”万磊的父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了这句感人至深的话。云南是“先心病”的高发区,像张万磊这样的青少年并非个案。年,为切实服务我省边远贫困山区患病青少年,云南青基会医院中国人民医院、医院、云医院的专家深入我省以深度贫困地区怒江、昭通为主的全省6个州(市),针对“先心病”进行了8场义诊和30余场筛查活动,为边远贫困山区余名家庭经济困难青少年进行了集中现场义诊。“深入乡村学校的筛查活动惠及1.3万余名青少年,救助名患病青少年,其中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名。”云南青基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父亲的肩膀,而在父亲的肩膀上我能看到最美的太阳。”这是记者突然想起一句话,相信在云南青基会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像张万磊一样的孩子能受到救助和治疗,健康成长。援建61所乡村“希望卫生室”泸水市上江镇大练地村,是深度贫困村。周围25.39平方公里内名山区村民却只能拥有一所80平米公有产权村卫生室。住得远的村民,单趟至少需要走上4个小时的山路才能看医生。大多数的村民都希望能有一所离家近一点的卫生室。为了满足村民们现实而又迫切的愿望,年,云南青基会在传化慈善基金会、中国青基会“华恩基金”等爱心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大力推进“希望卫生室”的援建工作,分别在我省怒江、迪庆、丽江、昭通4个州(市)的5个县(市)共援建了61所希望卫生室,涉及捐赠善款总额为万元。其中,传化慈善基金会捐赠万元帮助云南“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怒江州共援建50所乡村“希望卫生室”,其中,泸水市26所、福贡县24所。这些“希望卫生室”全部建设完成后,将服务村民超过5万人。“既方便自己也方便别人,何乐而不为。”大练地村村民党员何三大听说要建卫生室,无偿拿出自家的平方米土地作为卫生室选址。“建起了卫生室,老人孩子看病方便,便不会耽误病情,真是好事。”苦于看病难的村民们如是说。“‘希望卫生室’给老百姓的健康带来了希望,这是云南青基会从改善乡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方面,投身脱贫攻坚战而产生的效果,我们愿意为此而作更多有益的尝试。”云南青基会的相关负责人如是说。名“乡村医生”获得培训“解除村民的痛苦,在精神上也能给人安慰,我热爱这份工作。”参加第一期医技指导班的学员村医茶文英告诉记者,她来自泸水市大兴地镇鲁奎地村,并在乡村从医22年,在村里,她经常开展巡诊工作,及时送发镇里及县里下发的各种宣传资料,使防病抗病知识普及到全村各家各户。“医疗知识日新月异,没有新的医学知识,就不能做好农村卫生工作。”茶文英对此有些无奈。年,为积极协助各级党政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水平,帮助我省更多的乡村青少年减轻就医压力,积极以医疗健康扶贫为抓手,阻断经济困难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云南青基会在年首次创新云南希望工程“乡村医生培训”公益项目的基础之上,采取“请进来”的模式,邀请30余名医疗专家深入基层,以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内科、外科、妇科、骨科、儿科、心外科等专业领域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了来自我省大理、红河、文山、怒江等4个州(市)的名一线乡村医生,帮助他们有效提升了综合性的基础诊疗能力。“通过一线专家的教学指导,自身对医疗相关方面知识储备有所提高。此外,很多知识对于乡村医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使大家受益匪浅。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服务村民,为村里的群众看病治病。”茶文英踌躇满志地说。乡村振兴: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党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发展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恢宏蓝图。在此过程中,在团省委的领导下,云南青基会聚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提升人居环境、宣传环保公益,留住青山绿水、千万元资助青年返乡创业,让农村成为孕育希望的田野。筹款10万余元支持洱海公益徒步十里,大爱千里。年,来自全国各地的38名徒步志愿者齐聚大理,参加云南希望工程“苍山洱海公益行”徒步公益筹款活动,云南希望工程大理一中“华萌班”的50名华萌学子作为向导志愿者与徒步志愿者们相互结对而行。大家一起环洱海、走苍山、进科普中心、听沙龙讲座,行走41公里,共话环保公益,筹集爱心善款10万余元,全部用于支持洱海地区青少年环保生态公益项目,为环保公益及洱海环保护贡献一份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对于志愿者来说,有感动、有惊喜,也积蓄了继续行走在公益路上的行走力量。“一路充满了感动,洱海之滨留下了大家的公益足迹,苍山之上回荡着包含情谊的歌曲。一次云南行,一生公益情。”志愿者们满怀深情地说。“只要我们心怀善意、牢记环保的使命,感恩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当下做起,认真落实好环保活动的每一件小事,就能收获绿水青山。”来自华萌班的叶忠枝告诉记者。千万元助力乡村青年立足家乡发展“只要孩子们愿意读,我们想办法也会供,一直让他们读到大学毕业。”杨明说,尽管生活仍然艰难,但在昆明读大学的女儿和读中专的儿子,给了他无限希望。云南大理州弥渡县保邑村的农户杨明,3年前,全家一年的纯收入只有1.5万元。自从获得“爱心励志基金”的资助后,如今,收入翻了一番,达到了3万元。据悉,云南青基会设立了“爱心励志基金”,为家庭经济困难、脱贫愿望强烈、有劳动能力并愿意支持子女上学的农户提供无息贷款。项目以“公司+农户”和“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来运作。不仅保证了农户的收益,使他们学到了技术,也为公司提供了货源和“季节工”,使“爱心励志基金”的安全性得到提高。“项目的实施,使农户认识到没有知识和技能就无法改变贫困的现状,让农户明白要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就要掌握新的生产知识和技能,理解了教育和发展的联系,坚定了送子女上学的信心。”云南青基会项目负责人介绍到。这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益扶持基金,年,累计扶持贫困农村青年户,涉及善款总额为万元。与“爱心励志基金”一样,云南青基会的“常爱基金”、华能澜沧江水电“百千万工程”在脱贫攻坚方面同样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帮扶德宏州芒市和盈江县两地的20户农村女青年,给予每户1万元的贷款支持她们立足家乡开展养猪、种植甘蔗和橡胶致富。受益农户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调动和影响了周边更多的农户立足家乡勤劳致富,从而培养当地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读书成才。”云南青基会的相关负责人如说。此外,在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的鼎力支持下,我省澜沧、镇雄、大关、景谷、昌宁等地通过支持葡萄种植、蜜蜂养殖和茶园提升改造等乡村产业扶贫,推动村容村貌的整治改善和乡村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以乡村发展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广泛实施华能澜沧江水电“百千万工程”,年各类项目立项善款万元。10万元爱心捐款助力“希望卫生间”援建“以前村里到处都是旱厕,污水乱排乱放,尤其是到了夏季高温时候,到处是蚊虫苍蝇,人居环境遭到很大破坏。”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村支书肖文龙颇有感触地告诉记者。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年云南青基会争取10万元爱心捐款在团省委扶贫挂钩联系点的昌宁县大田坝镇首创“希望卫生间”援建项目。“水冲式厕所,里面全部是瓷砖装修,外形美观大方,又方便又干净,一点也不比城里人的卫生间差。我们农村也能有这样好的厕所,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文沧村村民朱林光对此非常支持。“村里好几家村民来我家参观新厕所后,都说自己也要回去改建自家厕所。”文沧村农户朱荣告诉记者,在“希望卫生间”的带动下,如今,爱卫生、讲文明正成为一种新风潮,刮遍全村。“通过旱厕改水厕,帮助他们解决农村简易旱厕带来的环境污染、传染病多发、村庄容貌差等问题,提升了乡村农户的生活品质,从而更好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肖文龙如是说。后记年,云南青基会荣获首届“中国慈善信用榜”的公办筹款型慈善机构榜单第十一位,在基金会中心网的透明指数分,连续五年并列全国各类基金会的第一名。年,是中国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三十而立,行稳而致远。“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云南青基会将紧紧围绕团省委的中心工作,不忘初心、拥抱新时代,坚持改革再出发,求真务实、奋发进取,着力教育精准扶贫聚焦点,加大投身脱贫攻坚的力度,持之以恒为全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全省青少年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奋力,以更加优越的成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潇责编:毕群一审:周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76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